一週一本閱讀計畫 #01 |「勾癮」-揭密「品牌幻想」從心理學與腦神經解構行銷

做為今年的第一本書,有請透透來當書模!



◆ 向時尚界取經:不是只有魔鬼才藏在細節裡,品牌價值也是
為什麼蒂芬妮(Tiffany)的藍綠色盒子,可以讓不計其數的女性產生憧憬?香奈兒(Chanel)的皮包品質不必然遠高於價格只有它十分之一的品牌,還是有人願意為了它的Logo買單?精品品牌是創造無意識感覺的高手,他們不會大聲嚷嚷產品特色或特地去談論產品屬性。相反地,他們創造一個想像的世界,以格調、氛圍、情緒、外觀和身分訴求來挑逗、引誘消費者;這就是價值所在,也是品牌的賣點。

前言 

今年進入代理商以後,服務客戶不再只是單純按照數字操作廣告,隨著跟客戶開會的次數多了,對於行銷前端的企劃也開始燃起越來越濃厚的興趣,尤其是關於「品牌」與「消費者心理學」之前的連結,因此看到這本<勾癮:創造品牌幻想,從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解構行銷創意,觸發消費渴望>的介紹的時候馬上就借回家!作為我的2018一週一本計畫第一本書。


先從作者講起,作者達瑞‧韋伯 Daryl Weber是一名策略規劃詩、品牌顧問,更擔任過可口可樂的全球創意總監,大學主修心理學,擅長用心理學帶入行銷與品牌的領域。

在台中科大的時候修過一學期的心理學,對於「淺意識」的研究有些興趣,因此擷取書中五大重點分享:

一、最強的品牌生於最強的幻想

書裡以可口可樂與Nike為例,可口可樂品牌訴求的就是快樂--打開瓶蓋、分享快樂,所以你可以從Youtube上看到各種可口可樂廣告中發現,他創造的是一種氛圍、一種名為快樂的幻想;而另外這個百年品牌也代表了從小陪伴、家人朋友共享的歡樂時光。而Nike則從運動產品、運動鞋的位置把自己拉高到了一種生活態度,比如說與頂尖運動員、名人合作,在各種廣告中塑造激勵人心的品牌形象(Just do it),讓Nike不只能夠被運動員擁有,是人人都能駕馭的熱血澎湃。


二、低涉入處理-誘惑你的淺意識

這本書花了很多篇幅再講淺意識,因為大部分的行銷企劃中,我們總是非常在意消費者的「注意度」,所以我們做OTV的媒體選擇時,會希望消費者是再一個"專心"的環境下收看廣告,或是斤斤計較各媒體的平均觀看秒數,恨不得把整個廣告塞進消費者腦海裡。但讓人洩氣的是,消費者的記憶力甚至只比金魚好不了多少。

利用「內隱學習」的方式,讓傳達的訊息成為淺意識的一部分,像是想到蘋果就是聯想道"創意"、"創新"一樣,讓品牌印象悄悄的進入消費者內心。

三、行銷人的練習題:用初次見面的心情看自己的品牌

因為我們每天都再接住自己經營品牌,我們對自己的品牌瞭若指掌,知道接下來有哪些新品上市、知道接下來會找哪一個調性的KOL,甚至在年初,我就會知道母親節要主打那些商品,這些訊息在「意識層面」讓我們做企劃的時候如魚得水,但我們也很久沒有好好想想品牌帶來的「感覺」。

書上寫的「感覺」不是品牌故事或是我們希望傳達給消費者的期待,而是以一個初次見面的消費者角度來看,你認為你的品牌擁有什麼樣的靈魂。

擷取書中一小段摘錄,或許可以幫助你做這個練習:

.....做起次深呼吸,放輕鬆,閉上眼睛。讓想像力在品牌的內內外外及周邊漫遊。想想以下這個問題「你的品牌感覺起來什麼樣子」比方說:乾淨、清新和明亮?粗獷、魁梧?溫暖、窩心...?

四、打造誘人品牌-每一個環節都是同一種幻想

書中舉了一些品牌的CIS(企業識別系統)的例子,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產品名稱從唸出來的發音開始,就代表了一種「感覺」?以星巴克為例,星巴克的利用念起來有些異國情調的發音、店內慵懶的氣氛,把咖啡變成特殊而高級的產品,產品本身沒有變化,但調整了外圍的事物後,整個品牌的調性卻能夠滿足新的品牌幻想(當然更高的訂價也包含在環節之中)。

五、品牌創新

書裡的最後一章著墨在品牌創新上面,包含新產品是否與品牌原本塑造出來的形象符合(比如說哈根達斯出了健康系列的冰淇淋?)、或是新產品是否該和母品牌掛勾?很多老品牌都在這個世代面臨轉型。

像是SKII就是近幾年,開始用新的方式傳達品牌幻想的例子:當年劉嘉玲那支經典的「你在看我嗎?」,成為了市場上的廣告金句,但也讓品牌調性停留多年,這一兩年的「改變命運」系列廣告,不再找凍齡美女來跟你傳達"用青春露可以永保青春喔"、而是找了不同領域,為自己活得精彩的女性(竇靖童、綾瀨遙、崔秀英),把品牌的幻想高拉道另一個態度的層次。


結語

這本書跟平常線上實作或是面對客戶看的方向完全不一樣,打破了所有量化和KPI,從心理學得角度出發,專注再探討品牌的幻想和感覺。看完後可能一時對於工作上沒有這麼快速的幫助(畢竟我的工作還是跟數字面比較相關),但閱讀之中得到很多有趣的知識,蠻適合當成咖啡廳輕鬆閱讀、獲取新知的好書。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